乾隆皇帝可謂是“收藏達人”,他一生不僅酷愛收藏字畫,而且對各類工藝美術品也極為喜愛,尤其喜好陶瓷藝術,因此宋代五大名窯的瓷器,也就成為他收藏的重點,而作為宋代瓷器“門面擔當”的定窯瓷器,自然也讓乾隆高看一眼。
我們都知道,乾隆最大的愛好就是寫詩,而且喜歡將詩題跋在自己喜歡的書畫上,或鐫刻在喜愛的瓷器上,在他收藏的宋代五大名窯瓷器中,除了哥窯以外,被鐫刻詩作最多的就是定窯,一共32首。由此可見,定窯瓷器在清代宮廷中是極為受寵的,清代官窯也就投乾隆所好,開始仿制定窯瓷器。
其實,早在雍正時期,清代瓷器燒制工藝就已達到較高水平。雍正六年,清代陶瓷藝術家唐英還曾被派到景德鎮督導瓷器生產,在他的指導下,青釉燒制技術在清代有了歷史性的突破,并且雍正、乾隆多次召見唐英,命其對五大名窯的瓷制品進行仿造,其中定窯的仿制最為成功,出現了不少能夠以假亂真的定瓷收藏品。那么,作為現代人,我們又該如何區分乾隆時期的仿定窯瓷器和宋代定窯瓷器呢?
首先,我們可以從胎質上進行區別。乾隆時期的仿定瓷器,雖然和宋代定窯瓷器的胎質相似,都具有“薄、輕”的特點,但為了達到這種效果,制作仿定瓷器的胎體時,需要先將瓷土淘洗干凈,然后用流出來的細泥漿燒制,因此其沒有宋代定窯瓷器所具有的韌性,比較脆弱。
其次,通過“淚痕”來進行區分。雖然清代仿定窯瓷器在釉色上也呈“象牙白”之色,色調和光澤與宋代定窯瓷器相近,但由于宋代定瓷施釉時不均勻,會形成“淚痕”,這是燒制時釉水垂流導致的。當然,并不是每一件宋代定瓷都有“淚痕”,但清代仿制品很難制作出“淚痕”的效果。
再次,通過是否有“芒口”進行區分。北宋中期,定窯開始使用覆燒法燒制瓷器,為了防止口部粘釉,會在施滿釉的盤碗的口沿處刮去一圈釉,露出胎骨,瓷器燒成后在盤碗的口沿就有一圈露胎毛邊的“芒口”,這是宋代定窯燒制的一個獨特工藝特點。到了清代,隨著燒制工藝的提升,乾隆時期的仿定窯已經不再采用覆燒法燒制瓷器,因此不會有“芒口”出現。
最后,通過紋飾進行區分。宋代定瓷上的紋飾大多是花鳥魚蟲之類的圖案,清代仿制品則喜歡雕刻具有一定吉祥寓意的裝飾紋樣,并且在器物底部的款識,大多雕刻有“大清乾隆年制”的字樣,因此通過紋飾,能夠讓我們一眼辨別是否為仿定窯瓷器,當然,如果通過紋飾區分不出來,那就還要通過以上三種方法來辨別。
清代乾隆年間,國力強盛,社會穩定,因此為定窯瓷器的仿制提供了扎實的物質基礎,而清代陶瓷藝術家唐英,在監制這些仿定窯瓷器時,也將自己對仿古瓷器的獨特見解溶于其中,因此讓單純的“仿”變成具有延續性、創新性的“創”,對后世瓷器的燒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