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,一種與地球年齡相近的物質,它孕育了山川河流,生命來自泥土,最后歸于泥土,世間萬物都可以追根溯源到這最原始的無形力量中。
火,一種被人類所依賴和崇拜的物質,它帶給人們繁衍生息的食物,工具以及溫度,從遠古就開始燃燒的熊熊烈火,既燒結了歷史,也淬煉文明。
土與火戀愛的結晶就成了陶瓷,這兩種古老又強大的力量,在匠人們的手中被馴服,進而形成一個個被窯燒出爐的器物,供人們賞鑒、使用。
制瓷工藝簡而言之有選料、揉泥、拉坯、素燒、上釉、燒窯等十幾道程序,道道有講究、顯技藝,其中以燒窯最為需要技巧,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系主任梅建鷹教授就曾說過:“陶瓷的藝術就是火的藝術?!痹诨鸬牟倏刂?,陶瓷既能成為美妙的器皿,也可能變成一堆無用的廢墟,所以陶瓷生產有三句話:原料是基礎,成型是保證,燒成是關鍵。
在古時,燒窯前還是頗有講究的,需要選擇黃道吉日作為燒窯日,焚香祈福后由德高望重的老窯工點燃窯頭的第一把火,才可以正式燒窯。舉行儀式時,萬萬不能燃放鞭炮,以忌“炸”、“破”之意。
與現代能夠通過儀器測試,并規定了升溫的燒成曲線不同,古代是沒有儀器的,所以古人在燒窯時全憑肉眼來觀察火候,進而判斷是否需要升溫。
燒窯時有“三味真火”,分別是小火、中火和大火。剛點火時溫度在0℃到300℃左右,主要是為了排除坯體內殘余的水分,最開始火焰就如同煤油燈一樣,忽閃著呈紅色,窯工時而給碳,時而給風,火舌逐漸竄高,并開始呈淺紅色,這一過程稱為小火。
小火時整個燒窯過程中的基礎,如果基礎火沒有燒好,后面的燒制就不會順利,比如出現前大后小,局部不旺等問題,從而導致燒不出上乘的器皿。
中火的溫度在300℃到950℃,這是窯內器物氧化和分解的階段。從小火到中火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,一般認為是火苗的顏色從橘黃色到黃色這個階段。
大火是整個燒窯過程中的關鍵階段,溫度在950℃到最高的燒成溫度,此時窯內器物開始出現收縮,釉色開始熔化并產生流動,窯工必須遵循“勤添碳、勤擺布、勤觀察“的三勤原則,否則就會因為疏忽而讓之前的付出毀之一旦。
勤添碳是指不能一次填入太多的碳,為了確保窯爐內的大火旺盛,添碳后幾分鐘內必須恢復添碳前的溫度,并稍稍的提高。勤擺布是指第一時間添的碳產生焰火后,很快下沉到灰層由添加的碳取代,這樣火層才會始終旺盛。勤觀察是指密切關注火的顏色,正確把握好保溫和?;鸬臅r間。
大火階段火焰的顏色已經從黃色變為淡黃色,呈現出白中透黃,等到火焰完全呈現白色時,此時就該?;鹆?。
?;鹨院?,打開窯門之前,窯工要先撒酒敬天地、上香拜窯神,然后將窯門打開,將窯車緩緩的拉出,一件件精美的瓷器就這樣出窯了。
傳說中極為珍貴的黑定、紫定和紅定,其實并不是有專門的釉色,而是在高溫燒制之下形成的窯變。當窯內溫度達到1270℃左右時,釉色逐漸黑如點漆,當窯內溫度在1275℃左右時,釉色由原來的黑色趨向紫色,俗稱醬釉,當窯內溫度達到1280℃左右時,就開始由紫色變為紅褐色或紅色,其實說到底,這也要歸結為火的藝術。
與北方傳統饅頭窯(或依其平面形狀稱馬蹄形窯)有所不同,定窯的窯爐具有更大、更深的火膛,發達的通風道和寬大的煙囪,十分適合燒制要求燒成溫度很高的定瓷。而隨著時代和需求量的變化,定窯窯爐容積也會隨之改變大小,燃料也會由柴燒逐漸演變成煤燒、氣燒。
另外,在古代定窯窯場,除了燒窯的窯工以外,還有專門的看火先生,也稱看色先生,他們是窯戶雇傭的火候鑒定人,以肉眼判定窯內火的顏色為多少度,最終準確的說出?;鸬臅r間,這種看火方法,在上世紀50年代的古定窯遺址一帶的民間粗瓷窯場中還在使用,具體可以看《定窯“看火師傅”,在土與火的交融中誕生》這篇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