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 “五大名窯”之說流傳已久,定窯、鈞窯、汝窯、哥窯、官窯,且“五大名窯是真正意義上的瓷器時代的到來”。
關于陶與瓷的區別,請點擊: 陶和瓷不是“同種物件” 。在宋朝以前,匠人們燒制的各類器皿,大多是都是陶器,比如總所周知的“唐三彩”,其全名應為“唐代三彩釉陶器”,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種低溫釉陶器。
那么,代表著古代陶瓷文化成就最高峰五大名窯,其又有什么不同之處呢?
在2012年舉辦的“首屆中國藝術陶瓷發展論壇”亮相的《中國五大名窯珍品大全》
宋代定窯以白瓷著稱,但定瓷的白又不是卻又不是純粹的白,而是那種白中閃黃的白、白里閃青的白。在燈光透射下,這樣的白,看起來暖暖的,讓人很舒服。大家可跳轉參考我們之前發布的一篇文章——定窯白瓷:“我們”不太白。 而除白瓷外,定窯也經常燒制黑釉色、紫釉、綠釉等瓷器。
陶瓷大家葉麟趾將定窯瓷器做了分類,稱“其窯器,向有土定,白定,粉定,黑定,紅定,紫定之區別”,其中土定是定窯的“初始之物”,或曰“定窯本態”;而“白定”或“粉定”,則是“土定之進步者”。
但,“定窯品類雖多,然以白色者為主體,尤以北宋之政和宣和年間者為最佳。其上品,乃胎質輕薄,釉色純白,或帶淡赤色,而滋潤者也”。
定窯瓷器,以豐富的紋樣裝飾而深受歡迎,“其有花者,為凸花,繡花,印花,劃花,錐花各種”, 特別是北宋中晚期刻花裝飾精美絕倫,獨具一格。
而“宋南渡以后,在景德鎮所仿定器,謂之南定”,南定胎質尤細,釉色亦白而帶淡青色,形式與北定相同,惟無北定之雅趣。
大宋定窯則承襲古定窯獨特的制瓷工藝,結合現代人們生活需求,相繼研發了土定、硒瓷、白定三大系列作品。其原料,均取自古代定窯產區,以原生態為主導,采用高溫燒制,燒成溫度可高達1340℃。
土定,承古創新,器型別致,樣式豐富,風格典雅。胎骨致密、堅硬,透氣性強;釉色豐肥厚潤、古樸,“窯變”萬彩,“淚痕”垂絕。
白定,深得“薄如紙、白如玉、聲如磬”三味,瓶、盤、枕、罐之器形端莊、釉色精美、紋飾灑脫,刻花、剔花、印花等傳統工藝傳承至今。
硒瓷,大膽創新,謹慎求證,打造硒與定瓷的完美結合!品茶即健康,緊貼現代人民生活需求。
大宋定窯的系列產品,既是傳統定窯文化的一種承繼亦是結合當下時代文化的一種延續。
大宋定窯,讓藝術融入生活。
如今,大宋定窯已經入駐石家莊北國商城和新百廣場的家居生活館,歡迎大家前來考察、咨詢。
鈞窯的發源地和中心燒造區域,位于河南省禹州市。鈞窯也屬于青瓷系(定窯是五大名窯中惟一燒制白瓷的),但它的釉色更為絢麗多彩,且“以獨特的窯變藝術而著稱于世”。
圖示為鈞窯遺址所在地
夕陽紫翠忽成嵐,是用來形容鈞窯瓷器的釉色,其在同一件器物上,不同位置的釉色,濃淡深淺也各不相同。
“其體厚重,胎質細而略灰,釉厚而潤,具五色,即朱赤色、紫紅色、青色、綠色及黑褐色?!?/span>
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鈞窯玫瑰紫釉渣斗
此外,“兔毫紋”、“蚯蚓走泥紋”也是鈞窯瓷器的重要特征,特別是“蚯蚓走泥紋”,已經成為鈞窯的“名片”了。
“蚯蚓走泥紋”形成,有這樣的解釋:由于鈞窯器物釉層比較厚,在燒造之前或燒造初期,釉層容易發生開裂;窯爐溫度特別高的時候,釉到處亂流,釉層的裂縫又被其他地方流過來的釉填平。而就像我們受了傷到醫院縫針一樣,長好的傷口雖然可以平整,但還是會留下一條疤痕。蚯蚓走泥紋,就是鈞窯的釉面開裂又補好后留下的“疤痕”。
汝窯遺址在汝州市嚴和店、大峪店等地,因窯址在汝州而得名。汝窯沿用南方越窯的釉色,主要燒制青瓷,如雨后天空一般的天青釉,是汝窯最直觀的特征。
汝窯,“宋初燒制者,似定器……北宋時,已定州白器有芒,命汝州建青器窯,其名始著”。
同鈞窯一樣,汝窯瓷器的釉面上也會有細小的開片,被稱為“魚子紋”或“蟹爪紋”。且,“多有魚子紋,少有蟹爪紋”。
鈞窯“蟹爪紋”圖解(來源:名窯鈞瓷網 )
杭州·南宋官窯博物館
官窯有“舊窯”“內窯”“新窯”之別,“舊窯”在今河南省開封縣;“內窯”“新窯”在浙江杭州。
宋代官窯瓷器主要為素面,既無華美的雕飾,又無艷彩涂繪,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紋為飾。
其胎色鐵黑、釉色粉青,“紫口鐵足”增添古樸典雅之美,“紫口鐵足”是指青瓷胎料中含鐵量高,致使器物底足的顏色非常深,像是鐵做的一樣;在口沿處又常常顯出隱隱的紫色。官窯的器形除常見的盤、碟、洗等之外,仿商、周、秦、漢古銅器中的各式瓶、爐樣式也很多。
相傳官窯造出以后,宮里的太監便來檢查,發現有稍稍瑕疵的便摔碎。剩下的精品才可呈到皇宮里,供皇室使用。正因為這個,所以,官窯存世量極少。
明朝人陸深在《春風堂隨筆》中提到,宋朝時有章生一、章生二兩兄弟,在龍泉的“琉田窯”燒制瓷器。弟弟章生二所燒制的青瓷器“純粹如美玉,為世所貴”;而哥哥章生一燒制的瓷器顏色比較淡。因為生一是哥哥,所以他的窯被稱為“哥窯”。
記載“哥窯”的古文獻還有:元代的《至正直記》,明代的《格古要論》、《遵生八箋》,清代的《博物要覽》以及明代的《浙江通志》等。但究竟哥窯窯址何在?性質如何?一直是陶瓷史研究中眾說紛紜、懸而未決的問題。
據文獻記載,傳世哥窯胎體較厚,胎質細膩,胎呈黑、深灰、淺灰、土黃等色;釉色有灰青、月白、深灰、青黃和米黃;釉質肥潤,有油酥光和縮釉小坑;釉面開裂有不規則的細碎紋片,紋片呈黑、黃二色,淺黃色的為“金絲”,深黑色的為“鐵線”,俗稱“金絲鐵線”——這是傳世哥窯最典型的特征。傳世哥窯瓷器的開口呈現淡淡的紫紅色,足底為幽深的鐵青色,在行內被稱為“紫口鐵足”。
另,葉麟趾在其《古今中外陶瓷匯編》中提到,哥窯“胎薄而為紫褐色,釉極厚潤,有米色粉青二種,釉色純粹者貴,其青亦有濃淡之別……亦有紫口鐵足,多裂紋,并有隱裂如魚子者,其裂紋為大小碎塊……”